标准号:T/GXDSL 008-2025
标准名称:脑机接口数据采集与存储规范
团体名称:广西电子商务企业联合会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8日
实施日期:2025年03月18日
本规范适用于脑机接口领域的数据采集与存储,包括:
数据类型:脑电信号、神经影像数据、事件标记、被试信息等。
采集设备:湿电极、干电极、半干式电极及其相关数据采集系统。
存储方式:本地存储、云存储及分布式存储架构。
适用场景:医疗康复、科学研究、教育应用及人机交互系统。
不同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在进行数据采集时,往往采用各自独立的方法和标准,导致采集到的数据在格式、质量、采样频率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数据之间缺乏兼容性和互操作性,难以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分析。这种数据的碎片化状态,使得大规模的跨机构研究合作困难重重,限制了科研成果的快速产出与广泛应用。
数据存储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存储方式和技术五花八门。一些低质量的存储方案不仅无法保证数据的长期完整性和安全性,还可能在数据的存储、读取和传输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损坏或泄露等严重问题,给用户的隐私和权益带来极大的威胁。
国家相关规定对于脑机接口技术的规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数据采集环节,严格遵循国家关于人体受试者保护的法规,确保在采集脑机接口数据时,充分尊重受试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和自主决定权,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符合数据安全相关法律要求,从源头上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数据存储方面,依据国家对于信息存储安全的标准,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篡改或滥用,维护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本标准的制定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旨在为脑机接口数据的采集与存储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科学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规范。通过明确数据采集的方法、流程、设备要求以及存储的格式、介质、安全防护等关键要素,统一行业内的数据管理标准,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推动脑机接口技术朝着更加规范、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脑机接口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降低数据管理成本,促进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与应用,还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在脑机接口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为全球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起草单位:广西研科院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广西产学研科学研究院,广西蓝脑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大学(乐陵)人工智能研究院,武汉衷华脑机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空军军医大学,清华大学零一学院,西安蓝脑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锦城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海南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华中科技大学,陕西省人民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北大学,澳门大学,西那瓦国际大学(泰国),深圳市康宁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理工大学,上海信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起草人:韦新,庄文斌,陈世卿,黄立,倪常茂,黄涌,孙锐,方鹏,张慧卿,陈军,王建,张志敏,李征骥,李三雁,王博知,韦博鲲,段玉聪,宋永端,王朴,郭海燕,张妍,李锐,王红,魏乃礼,杨猛,赵闪光,郑小伟,万峰,曾玲芸,肖湛,张萍,乔鸿飞,李学平,龚才春,赵国帅,周建伟,李高健,余瑾。